中国古代陶瓷的生产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生产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的发展过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内涵,成为中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从距今一万多年前发明了陶器,到商周时期出现的原始青瓷,东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9:23
我国宋元期间北方瓷窑。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县),故名。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阅历宋金至元代。今后历代都有仿制。境内有窑地近一百处,以小白峪前史最早,唐代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9:22
大同,塞上明珠,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古代汉民族北出大漠和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中转站,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碰撞、交融的接合带。作为北魏帝都、辽金西京、元朝重镇,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为这座文化名城及周边地区留下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9:19
北宋湖田窑淡天青釉条纹谷钉钵一对:高8-8.2厘米,底足直径4厘米,上口直径10.5厘米。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9:03
中国古人钟情于青色,不亚于今人追逐红色。千百年来青不单指一种颜色,民众习惯把代表正义的清官称青天,把舞台上最美的旦角称青衣,把煌煌历史称青史,又有脍炙人口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句流传后世。正是源于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9:00
瓷器,像古代中国的肌肤,那么汝瓷定是看着最清丽摸来最温润的那一种。各种名瓷发展到北宋,跟后宫的佳丽一样,竞争激烈,要争的是皇帝的宠爱,后来,“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脱颖而出,而其中又以曼妙的汝瓷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8:59
陈寅恪对宋朝的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中国漫长的历史大抵没有哪个朝代如同南宋般憋屈,却也鲜有朝代如南宋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南宋一朝把半壁残垣收拾的如此华美,且以之创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8:57
洪武青花瓷概念的发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20世纪80年代初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和1984年北京四中基建工地原皇宫库房遗址出土了明初瓷器残片,才引起了一些古陶瓷研讨者的重视。真实开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8:43
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2日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和延禧宫开幕,共展出瓷器297件套。此次展览既是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首次联合举办瓷器展览,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8:42
洪武青花瓷器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承继了元代个性。器型粗大,胎体厚重,青花色泽偏灰,图画装修线条疏略豪宕,改动元代层次多,斑纹满的个性,趋向多留白。洪武青花瓷的胎体对比厚重,但比元代同类产品薄,呈现土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8:41
洪武青花瓷的胎体比较厚重,但比元代同类产品薄,呈现土黄色或者灰白色,手感均比较平滑。因为瓷土淘洗的粗细不同,胎质也有粗有细。官窑器因为工艺精细,一般瓷化程度较高,因而胎体致密细白。民窑器则大多数胎体略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8:40
釉里红,这种稀少的瓷器品种开始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8:37
朱元璋灭元后建立了国号为“明”,年号为“洪武”的王朝。洪武初期的制瓷业只为适用于国内日用急需而产生的,没有很好地延续元代的工艺技术,烧造较马虎。这时的器物只是去应付人们被战事破坏而补充日常使用而已,多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8:36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在明清两代,景德镇御窑是专门为皇帝生产御用瓷器的基地,紫禁城是这些御用瓷器的唯一合法使用地。至今,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收藏明代御窑瓷器的主要单位,包括龙泉窑、磁州窑、 ...
分类 :
时间 : 2018-5-4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