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元15世纪左右开始,藏西地区造像审美明显倾向于对制作的完美表达、精益求精。首先制作上越趋熟练周到,已由早期按印式制作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脱模制作。脱模后的擦擦四周多余的泥沿被清理干净,背面也做平整处理,不似早期背部为馒头状,且满布掌纹、指纹,只沿袭了早期刚制作好未干的擦擦背面施盖以文字经咒印戳,一改早期圆形印戳而为方形或长条形。有时还在印戳旁打以圆孔。用于填放青稞粉以供养。 这个时期藏西地区与其他藏区几乎同时出现了部分擦擦被烧结成陶的。因陶质擦擦较泥质擦擦更坚硬易存,所以擦擦由泥质到陶质的转变是擦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这个时期仅为转变的开始,被烧制成陶的擦擦只占其中较少部分,并且往往因烧制时未能达到一定温度,致使擦擦质地仅停留在泥、陶之间,完全被烧透的陶质擦擦只有少数。从近现代藏区各地制作的擦擦来看,其质地多为陶质,泥质较少,正好与藏西地区晚期擦擦泥、陶质比例相反。在擦擦的外形上也开始趋于单一少变,多为圆形,或下方上圆的拱形,始终保留圆形在外形上的使用。 另外在擦擦供奉方式上,开始流行将擦擦镶嵌于寺院殿堂内壁之上,并且供奉于此的擦擦体形往往较大,一般高达20厘米,同时施以艳丽彩装,夺人眼目。 https://www.pf369.cn/zixun-23294.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15世纪的擦擦造像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