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一下刀尖下的艺术,传世第一本宋代“单刻帖”,其刊刻的内容就是王羲之尺牍,它就是著名的《十七帖》,一组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书信,因卷首以“十七”二字开篇,故称为“十七帖”。 《十七帖》后为唐太宗李世民购得,据《法书要录》载,原长一丈二尺,107行,942字,钤“贞观”两字小印,令人遗憾的是此帖真迹久佚,以《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对勘,知原为20帖,但传世“刻帖”则多为29帖,凡133行,1160字,其帖数、行款皆有差异。《十七帖》以“敕字本”最精,为世所重,以卷后刻 “敕”字及“付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勒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字样,故名,又称“弘文馆本”。传本依卷尾“僧权”二字异同,又分 “僧权”完好本与半损本两系统。 此张伯英旧藏唐刻“宋拓敕字本”,系“僧权”半损本,卷子装。经明童轩(士昂)、吴宽(匏庵)、项元汴等收藏,清查慎行(夏重)、吴郡缪氏、张燕昌(文鱼、芑堂)等递藏。后入清宫,钤有“嘉庆御览之宝”印,卒归张伯英。 卷尾有明张正蒙题跋,张氏跋云:“余所见数本非失之纤弱,即失之妩媚。今匏庵(吴宽)出此卷见示,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非近代所能规摹,展卷至再,觉朴厚灵和之气溢于楮墨之外,诚宋拓唐刻之绝无而仅有者,真墨宝也。匏庵其珍之。”张伯英旧藏《十七帖》是传世“宋拓敕字本”中最著名之一,其古朴、丰润、持重的线条与点画,再现了王羲之的尺牍风范,同时亦展现了唐宋“刻帖”与“传拓”的高潮技艺。 https://www.pf369.cn/zixun-36319.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刻帖的最高成果--宋代刻帖赏析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