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当代处境,确实面临诸多问题。在起步之初,又遭遇“全球化”的笼罩之势。实用书写演变而成的中国书法,面临着空前危机,这确实是越来越明显的现实。寻找因应之策,已成书法学术之重要命题。只有对中国书法几千年流变形成之特质具真切认识,才可能在全球化、信息化形势下发撷精华,流传久远。沃文对中国书法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观察是肤浅的,认识是混淆的,其结论也必然是荒谬的。兹就其主要观点分别辩驳: 沃谓:“第一,创作主体的身份变了。……写什么的问题不那么重要了,怎么写的问题也就是表现形式的问题则变得日益重要和突出了。”此说对中国书法历史和现实的概括均含混不确。传统书法家肯定都是文人,但传统文人并非都可以称为书法家。尽管传统文人应科举、酬人事,舞文弄墨成寻常日课,但每朝每代,能够称为书法家者依然历历可数。历朝历代的书法发展,都包括对形式表现问题的演进及突破。以文人和书法家的身份而论,从古至今,亦处浑融之中。沃文将文人和书法家判然两分,这既不符合传统社会的经验,也非今日社会之真实。若论古,王羲之、苏东坡、赵孟頫、徐渭这样的文人是不是书法家?倘论今,启功、沈鹏、王镛、沃兴华这样的书法家是不是文人?倘不能否定,则只能承认,中国的书法艺术,本来就是文人艺术。书法创作主体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只是在多年文化颠覆顿荡中,传统文化的气息在当代文人身上日渐稀微罢了。 沃先生认为今天的书法家所书就是抄写别人的诗,只是以低层次现象立论。即以上述启功、沈鹏、王镛三位而论,他们就经常书写自己的诗,而古代书家,若祝允明、王铎,书写古人之诗竟多过自己之诗,只要读读他们的作品集就可知晓。若照沃文,孰今谁古,岂非错位?尽管千秋渺漫,人物湮淘,但书与诗并未完全分离,书法创作的主体与表现形式并无根本变化。生造变化以应己说,剪裁古人以合私议,不免自陷其悖。 https://www.pf369.cn/zixun-38727.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中国书法的当代处境面临诸多问题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