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培养画家的任务主要由新式美术院校来承担,大部分美术院校是由西画家主持的,他们大都实行借鉴西画以改造国画的策略,加之激进思潮的影响,临摹古人的教学不是被取消,就是被矮化甚至妖魔化。学不到基本的笔墨技巧,缺乏基本的笔墨能力,成为几代画家的常态。在临摹上用功夫当然不是唯一的,画家还需要培养造型能力、色彩能力以及相应的修养,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画家,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原因,大都缺乏笔墨训练的功夫。这是20年代后期至今不能出现中国画大家,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大家的根本原因。 新时期以来,画家有了较为充分的创作自由,获得了与外界充分交流的条件;艺术市场繁荣,画家的生活和创作条件得到了空前改善;美术场馆和美术出版物激增,让画家们有了展示自己作品的充分可能。可以说,这是20世纪以来艺术家遇到的最好时期。但是就中国画的成就而言,并不很理想。作品多、画册多、展览多、评论多、卖画收入多,但超越前人的大家还不曾出现,能够称得上经典的杰出作品还很少,有深度、有胆识的美术批评以及对笔墨的专门研究也很少。画家们在笔墨技巧上积累了不少新经验,但缺乏研究和总结。 对观者而言,笔墨需要鉴赏力。但鉴赏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高雅的中国画,需要高层次鉴赏群的出现。这是中国画发展、笔墨发展的必要条件。20世纪以来,主要是外力的原因,中国画界包括评论界的鉴赏力大大萎缩,分不清真伪优劣、不会欣赏笔墨已经成了普遍现象。近百年来对传统否定过多,而当传统被认为一钱不值的时候,一个民族怎样找到自己的精神依托,一个画种怎样落实自己的价值目标?这不是说我们只认同传统,不要借鉴外来的东西,不做新的探索;问题在于我们必须在多元趋势中把握住自己,而不是迷失和丧失自己。 中国画的发展,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当然,对中国画特别是笔墨的鉴赏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https://www.pf369.cn/zixun-1836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国画笔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