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除了流通使用之外,有的还有特殊用途。《汉书王莽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始建国二年,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公卿皆持以入宫殿门,欲以重而行之。符传是古代出门者的通行证,而王莽布钱的作用竟跟它相符。身无布钱,便进不了骚舍,得不到饮食,过不了关卡津渡,连公卿进入宫殿也少不了带上它,其用途确实不小。王莽上台后,曾多次变更币制。这种类似通行证用途的布钱,究竟是何种铸币呢?有的认为是悬针篆的方孔圆钱布泉:有的认为是上圆下方的国宝金匾直万:有的认为是王莽宝货制中的布货。 悬针篆的布泉虽然史无明载,但其文字与王莽的货泉、货布酷肖,应为莽钱无疑。根据文字、制作分析,它的出现应不会早于始行货泉、货布的天凤元年(14年)国宝金匾直万史书亦缺乏记载,但归为莽物已成定论,就是其用途则争议颇多。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为了消除汉朝的影响,忌讳刘字系卯、金、刀所组成,在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除了有金旁的五株钱和居摄期间所铸的错刀、契刀。国宝金匾直万内含金字,故不可能在这以后继续作为通行证来使用。至于王莽的宝货制,则正是始建国二年(10年)所实行的,共有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为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六名指金货、银货、龟货、贝货、泉货和布货六种货币。二十八品中,布货有小布、么布、幼布、序布、差布、中布、壮布、第布、次布和大布共十品,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小布长一寸五分,重十五株,值钱一百,小布以上逐级增长一分,加重一锋,添值一百。至大布长为二寸四分,重达一两,值一千钱,是布货中铸量最多的(如图)。可能是为了使官民重视,树立宝货制的威信,王莽把宝货制中这种形式独特、地位重要的布货作为通行证使用,加以强制推行:由于宝货制种类复杂.换算又极不合理,币制混乱不堪,以至百姓馈乱,其货不行,社会矛盾大大激化。至天凤元年(14年),王莽只得收起了包括通行证布货在内的宝货制。王莽在短短的几年中,接连实行了四次以上的货币改制,每次都是一味依靠政治强力推行,实施过程中又往往朝令夕改,废旧用新。史称每一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并造成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的悲惨景象。社会矛盾大大激化,终于导致了新莽王朝的迅速覆亡。 https://www.pf369.cn/zixun-1950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古代可当通行证用的钱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