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钱,圆形方孔,重12铢,曰半两,半两二字分列方好(即方孔)左右,通常是右半左两。 战国时期,天下七分,各诸侯国各自为政,为方便管理,各自铸行货币,齐有法化刀,楚有爰金和蚁鼻钱,燕有明刀,韩有方足布,赵有尖足布,魏有桥足布,秦有圜钱。战国时期半两钱形状各异,轻重不一,也有优劣之分,给当时的商品流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后秦统一天下,为巩固政权,废止了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不同的货币,实行统一币制。其中,圆形方孔的铜币承袭前秦币制,文曰半两,供日常交易使用,禁民私铸。 战国时期半两与秦代半两主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一是字体。战国半两的字体是大篆,字体狭长,笔划随意,版式众多;而秦半两则是李斯手书的小篆,字体方正、美观,秦代的两锱也为李斯所书,因而这两者字体应该一致或近似。二是钱形。战国半两的钱形是不规则的,难以看到完全一致的钱形,穿较小,不规整,钱体较厚重;秦半两就不一样了,形态统一,外圆内方,钱面平坦,钱体略薄。三是重量。战国时期半两多数比较厚重,钱形不规范,差异极大,所以辨别时只依据重量是不可靠的;而秦半两因形制规范、标准,重量大多都在8克左右,因而太轻或太重都不能算是标准币。 https://www.pf369.cn/zixun-29082.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
关于战国半两和秦半两的差异的评论